【石家庄家教-干货分享】威文独家教案大放送--政治(高一年级)2019.10.7

2019-10-07 00:00:00     浏览次数:913次

高一年级政治学科教案

上课时间

2019.09.07-2019.09.08

课程内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2课时)

本节课教学目标

教师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4.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5.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学生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4.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5.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本节课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纸币。

教学过程

酸奶冰冰酱:

 ★新课标要求

  知识目标

  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

  纸币。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引入新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商品及其价值

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学生活动:思考P2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P3三个思考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请看课本。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为什么?。

 教师总结: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教学过渡: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这就是货币的职能问题。

 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5页,看看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货币有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提出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

 教师点评:因为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

 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流通手段。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4页,思考这种商品交换活动与直接的无物交换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想一想生活中的交换活动是不是这样?

 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这种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能否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用现实货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因为它是财富的代表。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5页一二自然段内容,思考: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商品流通中,由于买卖是分开的,生产者只有卖出商品,付出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否则,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因此,生产者必须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好的商品。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想,货币可以交换一切商品,是不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越好?

 教师点评:不是的。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教师活动:同学们,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大家可以看课本P5页,了解一下。

 纸币

 教学过渡: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

 纸币的产生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页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什么是纸币?纸币为什么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点评: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因为在商品流通中,人们只关心货币能否带来价值相等的商品,不关心它本身是否足值,所以,可以用货币符号――纸币,代替它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这样就产生了纸币。

 教师活动:既然国家有权发行货币,是否可以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

 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发行过少,阻碍流通。生活中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往往是与货币发行违反发行规律有重要关系。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7页,说明刑法中的这些规定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探索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学习这些规定,应该明确: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币在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

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货币的有关常识,主要知识框架如下:

  需要

  本质

  基本职能

  商品交换――――→货币――――→一般等价物――――→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

  纸币――――→含义、产生、发行规律、正确对待使用纸币

 

信用工具和外汇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亲自办张借记卡、灵通卡,用借记卡和灵通卡消费,体验信用消费;课上采取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

  教师提问: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理解了货币的本质,知道了货币的职能,并且知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代替了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给人们的商品交换带来了便利。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流通工具,大家知道有哪些吗?

 学生回答:信用卡、借记卡、灵通卡等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工具怎么使用,有什么好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吗?

 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框。

  信用工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同时提出问题:

  在核算经济往来时,通常使用什么结算方式?

  你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什么样的信用工具?

  对使用信用工具有什么感受?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展开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回答的提问,继续设问:什么是信用卡?如何使用?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聆听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

  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

  信用卡

  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使用信用卡消费更加简便、使用、高效与安全。我们应该学会使用信用卡。

  教师活动:出示一张支票——这是我们学校为了购置多媒体给三联家电的一张票据,请大家看看,知道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点拨:总结学生结论,引导学生知道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转帐支票用于同城结算,付款单位开出支票后,收款单位凭此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帐户。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

  教师活动:现在我们学校从北京某公司购进一批餐具,我们学校应该怎样和这个公司结算呢?是否仍用支票结算?

  学生活动:看书并讨论,请学生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汇票

  支票一般用于同城结算,外埠结算一般使用汇票。汇票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汇票包括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银行汇票又分为电汇和信汇。

  汇票的使用,避免了长途携带现金的不便和风险。

  外汇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欧洲优美的风光,假期间我计划去欧洲旅游,在那里我能使用人民币消费、购物吗?

  学生活动: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教材;然后展开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

  含义: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工具。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等。

  在经济生活中大家要了解外汇的特征以及外币与外汇的关系: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其他内容: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等,外汇的主要内容是外币支付凭证。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

  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学生活动:思考P10“人民币外汇牌价两个练习题,教师总结:

  人民币外汇牌价:

  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

  教师活动:大家知道汇率是经常变动的,为什么汇率经常变动?我国在美国、日本等国再三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为什么保持汇率稳定,人民币不升值?

  学生活动: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教材;然后展开讨论,并回答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教师点评: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外汇的供求关系、通货膨胀率的差异、经济增长率、利率水平、国家货币当局的干预与管制、市场预期、外汇投机活动等。

  外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汇率的升降调节进出口贸易;可以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和数量;可以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等。

  因为外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有关知识。深刻理解这些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生活知识的基础。也是大家参与经济生活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提高大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课后作业

完成相应全品练习